【優化營商環境 推進市場主體倍增“晉”行時】陽城縣推行工程建設項目極簡審批
本報訊 為進一步加快建設項目落地速度,創優投資建設發展環境,陽城縣圍繞“三無”“三可”“五有套餐”“五個環境”等要求,有效整合審批資源,進一步總結完善“拿地即開工”極簡審批模式,大幅提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效率。
聯合踏勘一次告知。項目單位提出申請后,由縣行政審批局牽頭組織自然資源、生態環境、林業、水務、文物等部門對項目進行聯合踏勘,從產業政策、土地規劃、城鄉規劃、占用林地、涉水事項、環境保護、文物保護等方面對項目實行全方位的集體會診,并簽署需辦事項意見建議,匯總形成《現場踏勘會議紀要》,一次性告知項目單位項目前期審批需辦理的所有事項。
模擬審批。主體明確但尚未取得土地的政府投資項目,采取土地后置的辦法,將用地批復后置到施工許可階段提交。項目已取得立項和環評批復,在辦理供地審批手續的同時,視同該主體已取得土地使用權,先行進入模擬審批模式??h行政審批局按實際審批要求對規劃、人防、涉水等事項的申報資料進行審查,先行出具模擬審批意見。待項目取得土地手續并達到法定審批條件后,對審查資料進行補充、完善,縣行政審批局一次性將規劃、人防、涉水事項等審批意見轉換為正式審批文件,并同步核發施工許可證。意向明確但尚未取得土地的企業投資項目,在尚未取得用地之前,按照“自愿申請”的原則,在作出費用及風險自行承擔的承諾后,縣行政審批局按實際審批要求對規劃、人防、涉水等事項的申報資料進行審查,先行出具模擬審批意見。待項目取得土地出讓合同并達到法定審批條件后,對審查資料進行補充、完善,縣行政審批局一次性將規劃、人防、涉水事項等審批意見轉換為正式審批文件,并同步核發施工許可證。
并聯審批。根據項目性質等不同情況,實行多個事項并聯辦理。針對已取得用地,確定建筑設計方案和施工單位的房屋建筑工程,可實行“建設用地規劃許可證、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、民用建筑應建防空地下室報建審批、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、施工許可證”5證聯辦模式;針對不涉及用地的市政管線類工程,可實行“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、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、施工許可證”3證聯辦模式。并聯辦理事項不互為前置,同步辦理,最大限度精簡環節、壓縮時限。
評估事項一本制審批。全面推行承諾制“一本制”,針對項目涉及的環評、能評、水土保持方案、水資源論證、洪水影響評價等評估評價類審批事項,明晰項目建設標準和承諾條款,實行一本編制、一次評審、一次批復,評審實行政府購買服務,企業承諾按照相關標準要求進行建設后,行政審批局可直接履行審批手續。
容缺承諾審批。推行容缺審批,在申報資料要件齊全且符合要求的前提下,對非要件實行“容缺后補”,先行辦理相關審批事項;不斷深化承諾審批,探索企業向政府承諾、政府向企業承諾的“雙向承諾”模式,明確適用范圍、承諾內容和辦理流程,加強事前指導和事中事后監管,推動投資項目審批便捷化和監管高效化,促進項目“承諾即開工”。
出具先行開工建設意見。項目單位已取得立項、土地批復,確定規劃建筑設計方案和施工單位后,可提出先行開工建設的申請,并作出限期補齊資料完善相關手續的書面承諾,經縣行政審批局審核符合要求后,出具先行開工建設意見函。項目單位憑意見函可先行開工建設,同時應在意見函有效期限內盡快補齊資料完善相關審批手續。
分階段核發施工許可。全面推廣工程建設項目“樁基先行”審批模式,分階段核發工程項目樁基部分和基礎以上主體部分施工許可。項目單位在取得土地批復、完成基坑設計方案后,先行核發土方開挖和基坑支護施工許可證。在樁基作業期間,同步完善施工圖設計、規劃許可、人防審批、消防審查等相關手續,并辦理工程主體部分施工許可。
?。ǔ?王碩)